前端工程师手册

Promise规范

从历史上说, Promises/A+ 规范将之前 Promises/A 规范的建议明确为了行为标准。其扩展了原规范以覆盖一些约定俗成的行为,以及省略掉一些仅在特定情况下存在的或者有问题的部分。

核心的 Promises/A+ 规范不设计如何建立、执行、拒绝 promises,而是专注于提供一个可互操作的 then 方法。上述对于 promises 的操作方法将来在其他规范中可能会触及。

Promise的状态

new Promise实例化的promise对象有以下三个状态。

  • "has-resolution" Fulfilled: resolve(成功)时。此时会调用 onFulfilled
  • "has-rejection" Rejected: reject(失败)时。此时会调用 onRejected
  • "unresolved" Pending: 既不是resolve也不是reject的状态。也就是promise对象刚被创建后的初始化状态等

关于上面这三种状态的读法,其中 左侧为在 ES6 Promises 规范中定义的术语, 而右侧则是在 Promises/A+ 中描述状态的术语。

promise对象的状态,从Pending转换为Fulfilled或Rejected之后, 这个promise对象的状态就不会再发生任何变化。也就是说,Promise与Event等不同,在.then 后执行的函数可以肯定地说只会被调用一次。

Then 方法

一个 promise 必须提供一个 then 方法以访问其当前值、最终返回值和据因。promise 的 then 方法接受两个参数:

promise.then(onFulfilled, onRejected)
  1. onFulfilled 和 onRejected 都是可选参数。
    • 如果 onFulfilled 不是函数,其必须被忽略
    • 如果 onRejected 不是函数,其必须被忽略
  2. 如果 onFulfilled 是函数:
    • 当 promise 执行结束后其必须被调用,其第一个参数为 promise 的值
    • 在 promise 执行结束前其不可被调用
    • 其调用次数不可超过一次
  3. 如果 onRejected 是函数:
    • 当 promise 被拒绝执行后其必须被调用,其第一个参数为 promise 的据因
    • 在 promise 被拒绝执行前其不可被调用
    • 其调用次数不可超过一次
  4. onFulfilled 和 onRejected 直到执行环境堆栈尽包含平台代码前不可被调用
  5. onFulfilled 和 onRejected 必须被作为函数调用(即没有 this 值)
  6. then 方法可以被同一个 promise 调用多次
    • 当 promise 成功执行时,所有 onFulfilled 需按照其注册顺序依次回调
    • 当 promise 被拒绝执行时,所有的 onRejected 需按照其注册顺序依次回调
  7. then 方法必须返回一个 promise 对象, 如promise2 = promise1.then(onFulfilled, onRejected);
    • 如果 onFulfilled 或者 onRejected 返回一个值 x ,则运行下面的 Promise 解决程序:[[Resolve]](promise2, x)
    • 如果 onFulfilled 或者 onRejected 抛出一个异常 e ,则 promise2 必须拒绝执行,并返回拒因 e
    • 如果 onFulfilled 不是函数且 promise1 成功执行, promise2 必须成功执行并返回相同的值
    • 如果 onRejected 不是函数且 promise1 拒绝执行, promise2 必须拒绝执行并返回相同的据因

Promise 解决程序

Promise解决程序是一个抽象的操作,其需输入一个 promose 和一个值,我们表示为 [[Resolve]](promise, x),如果 x 是 thenable 的,同时若 x 至少满足和 promise 类似(即鸭子类型, x 拥有部分或全部 promise 拥有的方法属性)的前提,解决程序即尝试使 promise 接受 x 的状态;否则其用 x 的值来执行 promise 。

这种对 thenable 的操作允许 promise 实现互操作,只要其暴露出一个遵循 Promise/A+ 协议的 then 方法。

运行 [[Resolve]](promise, x) 需遵循以下步骤:

  1. 如果 promise 和 x 指向同一对象,以 TypeError 为据因拒绝执行 promise
  2. 如果 x 为 promise ,接受其状态
    • 如果 x 处于等待态, promise 需保持为等待态直至 x 被执行或拒绝
    • 如果 x 处于执行态,用相同的值执行 promise
    • 如果 x 处于拒绝态,用相同的据因拒绝 promise
  3. 抑或 x 为对象或者函数
    • 设置 then 方法为 x.then
    • 如果 then 是函数,将 x 作为函数的作用域 this 调用之。其第一个参数为 resolvePromise ,第二个参数为 rejectPromise:
      • 如果 resolvePromise 以值 y 为参数被调用,则运行 [[Resolve]](promise, y)
      • 如果 rejectPromise 以据因 r 为参数被调用,则以据因 r 拒绝 promise
      • 如果 resolvePromise 和 rejectPromise 均被调用,或者被同一参数调用了多次,则优先采用首次调用和忽略剩下的调用
      • 如果调用 then 方法抛出了异常 e:
        • 如果 resolvePromise 或 rejectPromise 已经被调用,则忽略之
        • 否则以 e 为据因拒绝 promise
      • 如果 then 不是函数,以 x 为参数执行 promise
    • 如果 x 不为对象或者函数,以 x 为参数执行 promise

如果一个 promise 被一个循环的 thenable 链中的对象解决,而 [[Resolve]](promise, thenable) 的递归性质又使得其被再次调用,根据上述的算法将会陷入无限递归之中。算法不强制要求,但鼓励其实施者以检测这样的递归是否存在,若存在则以一个可识别的 TypeError 为据因来拒绝 promise。

参考资料